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文字新闻
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汇聚上海
发布时间:2021-04-07    来源:解放日报

  时识科技公司CEO乔宁带着他的团队聚集在张江人工智能岛,加班加点地进行设计导入,希望在今年第三季度可以完成全球首款类脑芯片的商业化落地。

  4年前,这家公司的前身在瑞士成立,去年在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的穿针引线下落户上海,成功解决了资金和市场难题,最近已经和下游企业签了意向订单。

  如今,在张江,在前滩,上海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生态”悄然生变。时识科技是这一转变的一个缩影。一张实验桌可能是一家注册公司,一个十几人的小团队即将推出量产芯片,成立不到三年的企业成为跨国巨头的稳定供应商……

  变化源自上海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再度升级——中外、大小企业协同,国际化人才汇聚,海外前沿技术与国内产业链紧密相连。有跨国公司的海外部门对当地创业团队提议:“去中国吧,那里可以找到初创企业想要的一切。”

  2017年,乔宁和导师贾科莫·英迪凡睿教授一同在瑞士创立了时识科技的前身aiCTX。创立不久,这家企业便吸引到了默克位于欧洲的战略投资机构注意。“他们与我们电子科技领域的积极布局形成良好互补。”默克首席战略官李伊莎非常看好类脑计算芯片技术的应用前景。

  “aiCTX成立后,我们就想产业化,但进展缓慢。”乔宁回忆,这其中既有资金问题,也有当地产业链不全、市场不够大等方面的瓶颈。创业2年后,aiCTX运营资金捉襟见肘,默克战略投资机构从全球视角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去中国上海试一试。

  随后突如其来的疫情并没有打断这桩跨国创新合作。去年,默克战略投资机构成功说服拥有类脑计算芯片技术知识产权的苏黎世大学,获得aiCTX更名为时识科技的允许,并将类脑计算芯片技术应用于中国市场。时识科技落户张江一年间,走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快车道:不仅在上海成立了与苏黎世联动的研发中心,招募了十几位科学家,还在成都设立了运营中心,推进类脑计算芯片的产业化。“或许今年就能盈利。”乔宁说,等疫情好转,很多目前暂时在苏黎世办公的外籍同事都想来中国长期工作。

  “跨国巨头的高级职员来我们企业‘兼职’,可以帮助我们规避一些因惯性认知而导致的重大风险。”上海心光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李祥海说。

  也是两年前,强生在上海设立了全球面积最大的强生孵化器。一批国内生物医药领域初创企业由此搭台,投入创新创业。“我在这里找到了创业的所有要素,甚至一个人、一张实验桌,都可以创业。”签约进驻第二天,李祥海的公司就立马租用了共享实验室,购买试剂,投入验证实验。

  2020年年中,15位来自强生医疗器材、制药和消费品业务板块和跨职能部门的员工,走进孵化器和强生亚太创新中心里的14家初创企业中“兼职”,真实参与到初创企业正在推进的项目中,李祥海的企业就是14家之一。

  李祥海认为,对很多高科技初创企业来说,除了技术,什么都缺。“强生员工的进驻,给我们带来了跨国企业的战略眼光。”

  和人一起来的,还有丰富的资源。孵化器中的公司在强生中国支持下,对接各类要素资源,为产品未来的临床试验铺平道路。上周,强生孵化器传来好消息:入驻企业Insilico Medicine推出的AI平台将被强生公司旗下杨森制药公司用于杨森提出的多个靶点设计具有特定属性的小分子苗头化合物,这家公司2019年底入驻时,团队只有4个人。

  曾经,跨国公司与上海整体创新环境之间,存在一堵“无形的墙”。如今,随着营商环境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开放之门越开越大之后,这堵墙正在逐渐消失。

  疫情全球蔓延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海致力于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这些都为全球大小企业在上海聚合创新资源创造有利条件。

  以生物医药领域为例,跨国药企已不再满足在中国本土研发创新药,他们利用上海的开放优势,扶持引进全球前沿创新项目,对接国内资金、人才和产业资源,一个个新的赛道应运而生。

  去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曾骄傲地宣布,阿斯利康已成功将优质的全球创新项目带到中国。位于上海的阿斯利康中国总部,一边链接海外创新资源,一边辐射长三角腹地。去年至今,位于无锡的阿斯利康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里,已有30多家国内外企业入驻。“引进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是我们的创园计划,这件事并没有因疫情而耽搁,海外企业纷至沓来。”王磊介绍,比如来自新加坡的全球最大的心电图领域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心安医疗成为无锡创新园首批签约的海外企业之一,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上海已经成为未来创新的策源地和重要推动力。而长三角等地区产业链完整,又有利于生物医药创新的落地。”默克在华设立的中国创新中心负责人表示,立足上海扶持引进全球创新资源,为跨国公司提供了一个跳出既定路线看未来发展的新视角。

  “‘开放式创新’中,我们看到了新的增长点。”阿斯利康方面介绍,一些引进来的初创企业都与其最主要业务可以实现互补。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则表示,跨国公司与创新企业在初创期就建立紧密联系,有助于双方在中国市场加深交流与协作,从而共享发展、合作共赢。

  除了自身发展的需求,在中国市场拥有丰富资源的跨国药企还成为政府平台与初创企业之间的桥梁,需求和供给获得更好匹配。“如果没有默克,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张江人工智能岛为我们这种初创企业提供了这么好的办公环境。”乔宁很满意时识科技当下的办公场所。李祥海透露,有了强生的平台,自己企业申请政府项目期间也会容易很多,“因为获得了更多资讯,信息不对称状态被打破。”

上一条:首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下月举行
下一条:浦东智能机器人再升级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