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村居民的配药就医需求如何得到保障?浦东书院镇第一时间成立医疗保障专班,组建了一支由3名镇级志愿者和42名村级志愿者组成的代配药+就医保障团队,负责镇域内老百姓的各类就医配药等医疗服务。随着人员的不断补充,该团队目前已扩充至60人,服务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配药这块的话,其实大部分的药我们都能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院或者附近的三甲医院配到,但是每天的量还是比较多的,平均每天在200多人次,最高峰的时候可以达到400多人次,而在这些人当中,很多人日常服用的药物都不止一种。”团队负责人蔡燕峰介绍。
晚上8点,书院镇配药组的热线电话响了起来,打来电话的是市民曹先生,他的父亲曹老先生住在书院镇某村,今年已经89岁高龄了,长期因病卧床,眼看着日常服用的药物马上就要吃完了。尽管曹先生已经预约了配药所需前往的曙光医院,但他本人封控在市区,没有办法出门,希望书院镇这边能够帮忙跑一下腿。
接到这一求助电话的正好是蔡燕峰,放下电话,她又联系相关村核实了老人的情况。第二天,曹老先生所在队组的队组长上门拿取老人的医保卡,并再一次确认所需要配的药物的相关信息。于是,配药志愿者拿着曹老先生的医保卡,驱车上百公里,赶在预约时间段内,帮助曹老先生配到所需的药物。当天下午,这些药就送到了曹老先生手里。
“这件事情其实比较小,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送完药之后,那位曹先生又专门给我们打来了电话,表示感谢,还说如果以后有机会,想要当面向我们表达谢意,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蔡燕峰说。
亭园新村的居民吴阿姨收到了“救命药”。这一包“救命药”来自50公里外,历时4个多小时。吴阿姨肺癌晚期,其中有一种药品已经用完,面临断药的窘境,由于该种药品属自费药,疫情期间,一药难求,通过多方联系,仅在上海南京东路第一医药公司有货,但药房表示不能跨江送货。于是吴阿姨所在居委的配药保障组主动对接,最后派组员单独出车,在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后,立刻驱车前往将药物取回,并第一时间送到吴阿姨手里,接到药品的吴阿姨连连感谢:“如果不是你们,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配药组的服务过程中,组员们发现有些药物往往只有在浦西的医院才能配到,而往返一次浦西,单单在路上就要花费半天的时间。这时候,为了提高效率,也为了少人员外出,送药组他们都会采取“拼单”的方式,尽可能多帮几个人配药。就比如有一个癌症患者,所需药物需要前往龙华医院和肿瘤医院配,通过“拼单”模式,只需增加去往中山医院,就帮忙其它百姓配了满满一后备箱的药。一方面让老百姓及时拿到所需用药,也节省了配药志愿者的时间。“一来一回,别看配药流程看似简单,却需要”配药小分队“的成员们保持高度的细心与耐心,配药志愿者需每天晚上汇总第二天配药需求,制订最优路线,分配志愿者任务,具体到谁负责挂哪几个科室的号、谁负责排哪几位医生的队,谁负责排取药窗口队伍等等。药品不像别的东西,可以随便买随便配,每一个订单都需要仔细核实。”
除了代配药,团队在就医方面也发挥着沟通协调的作用。而市下沉干部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查建林的加入,则让这项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有效率。“查教授作为专业人士,为患者的医治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建议,也很好地发挥了桥梁纽带的作用,帮助我们联系协调相关医院。”近日,一位曾经做过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膝盖出现肿痛,辗转了多家医院,在查教授的沟通协调下,团队帮助患者预约了当初手术的光华医院进行医治,并安排专车接送。
据悉,书院镇自4月5日至4月底,由志愿者代配药7100多人次,惠及全镇5000余名百姓,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村居民危重急病的用药需求。